您好,欢迎进入定襄县鑫生锻件厂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13283506666

筒体超声波检测方法

2025-07-31 17:17:32 浏览次数:

筒体的超声波检测(UT)是确保其内部质量(如夹杂、裂纹、气孔等缺陷)的关键手段,尤其对厚壁筒体(壁厚≥50mm)需采用多方法组合检测。以下是系统化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点:

1. 检测标准依据

常用标准:

国内:NB/T 47013.3-2015(承压设备无损检测)

国际:ASME Sec.V Art.4、ASTM A388/A388M(大型锻件UT)

行业特殊要求:API 6A(井口设备)、RCC-M(核电)

锻件


2. 检测方法选择

(1) 纵波直探头检测(厚度方向)

适用场景:检测筒体径向缺陷(如白点、夹杂)

参数设置:

探头频率:2~5MHz(厚壁优选2.25MHz)

晶片尺寸:Φ20~30mm(保证近场区≤1/4壁厚)

灵敏度:平底孔基准(如Φ3mm,埋深与壁厚成比例)

扫查方式:

100%覆盖,螺距≤探头直径的1/2

周向、轴向双方向扫查(避免漏检横向缺陷)

(2) 横波斜探头检测(焊缝/近表面)

适用场景:检测环焊缝或近表面缺陷(如裂纹、未熔合)

参数设置:

探头角度:45°~70°(K1~K2,根据壁厚调整)

折射角校准:用CSK-IA试块调整入射点与K值

扫查方式:

锯齿形扫查(前后移动±10mm)

偏转扫查(±10°以检测不同取向缺陷)

(3) 相控阵超声检测(PAUT)

优势:可动态聚焦、多角度扫描,适用于复杂几何体

参数设置:

阵元数:64~128(厚壁需高通道数)

扇形扫描范围:45°~70°,步进≤1°

数据成像:

B扫描(厚度方向剖面)

C扫描(平面视图,色标显示缺陷深度)

3. 耦合与校准

耦合剂:高温型(如甘油)用于预热工件(>50℃时),常规用水基凝胶

校准试块:

纵波:CS-2(平底孔试块)或IIW2(厚板试块)

横波:CSK-IA(斜探头校准)

灵敏度校准:

基准波高80%屏高,信噪比≥6dB

4. 缺陷评定与验收

缺陷定位:

深度计算:ΔT = (缺陷回波时间-始波时间)×声速/2

声速校准:碳钢纵波声速5920±30m/s

缺陷定量:

当量法:对比试块平底孔回波幅度

测长法:6dB降落法(缺陷长度≥波长3倍时)

验收标准(以ASME VIII为例):

不允许缺陷:

单个缺陷>Φ6mm当量

密集缺陷(间距<20mm且总长>壁厚1/3)

裂纹类线性缺陷(任何尺寸)

可接受缺陷:

单个Φ3~6mm,且间距>3倍缺陷直径

5. 特殊问题处理

粗晶材料检测:

改用低频探头(1~1.5MHz)

增加滤波抑制草状回波

曲面补偿:

使用弧形探头(曲率半径匹配筒体±10%)

软件校正(PAUT自动补偿)

高温检测:

采用高温探头(耐温≤300℃)

延迟块材料选用耐热陶瓷

6. 报告与记录

必备内容:

检测位置图(标注缺陷坐标)

缺陷参数(当量大小、埋深、长度)

耦合剂类型、仪器型号(如奥林巴斯EPOCH 650)

数据存档:

原始A扫描波形(带时基标记)

PAUT的C扫描图像(分辨率≥300dpi)

案例参考

某核电筒体检测(壁厚150mm,材料SA-508 Gr.3):

采用纵波+PAUT组合,发现Φ4.2mm夹杂群,经解剖验证误差<0.5mm。

通过锻件热处理后复验,缺陷无扩展,判定符合RCC-M MC3000标准。

锻件

通过规范化的UT流程,可有效控制厚壁筒体锻件内部质量风险。对于关键设备(如反应堆压力容器),建议增加TOFD(衍射时差法)或X射线数字成像(DR)作为补充验证。


友情链接:

13283506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