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锻件图纸设计需兼顾材料特性、锻造工艺性和功能要求,其核心要点总结如下:
一、材料特性考量
牌号标注明确
必须注明不锈钢具体牌号及标准(如:AISI 304L,ASTM A182)
双相钢(如2205)需特别标注铁素体/奥氏体比例(通常45-55%)
热处理要求
固溶处理(如1050℃水淬)需标注保温时间(每25mm厚度1小时)
去应力退火温度需低于敏化区间(如316L应<450℃)
耐腐蚀性标注
接触介质说明(如"耐Cl-腐蚀,适用浓度≤3%")
表面钝化处理要求(如硝酸钝化至ASTM A967标准)
二、结构设计规范
截面过渡设计
圆角半径≥3倍壁厚(如t=10mm时R≥30mm)
避免直角交叉(改用Y型或T型缓过渡)
余量控制
锻件类型 单边余量 特殊要求
自由锻粗加工件 5-8mm 氧化皮余量额外+1mm
精密模锻件 1.5-3mm 需标注"余量含抛光层"
流线方向标注
用箭头标明主锻造方向(与受力方向一致)
关键部位注明"流线不得中断"(如阀体密封面处)
三、尺寸与公差
公差等级选择
自由锻:IT14-16级(如法兰厚度±1.5mm)
模锻:IT10-12级(如泵壳内腔±0.3mm)
特殊尺寸控制
密封面需标注"机加工后粗糙度Ra≤0.8μm"
高温件注明"热态检验尺寸(300℃下测量)"
四、工艺性要求
分模面设计
尽量取最大截面处(图示用红色虚线标出)
飞边槽宽度≥锻件高度的20%
脱模斜度
锻件高度 外表面斜度 内表面斜度
<50mm 3° 5°
50-150mm 5° 7°
试块预留
力学性能试块尺寸≥50×50×厚度
腐蚀试样需与锻件同炉热处理
五、检验要求
无损检测
液体渗透检测(PT)按ASME SE-165标准
超声检测(UT)缺陷当量≤Φ2mm
金相检验
奥氏体晶粒度≥4级(ASTM E112)
δ铁素体含量检测(双相钢要求35-55%)
压力测试
水压试验压力=1.5倍工作压力
气密试验需保压30分钟
六、图纸标注示例
plaintext
复制
[主视图]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▲ │
│ │ │
│ 316L ▼ │
│ ◄──ID=200±0.5──► │
│ (PT检测区域) │
└───R20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技术要求:
1. 材料:ASTM A182 F316L,固溶处理1050℃×2h水淬;
2. 流线方向平行于轴向(见箭头标识);
3. 密封面机加工后Ra≤0.4μm;
4. PT检测按ASME SE-165,Level 2;
5. 钝化处理至ASTM A967标准。
七、常见设计误区
错误:未考虑热膨胀系数(如304钢20-100℃膨胀系数17.3μm/m·℃)
改正:高温工况标注"尺寸公差适用于工作温度"
错误:锐角过渡导致应力腐蚀开裂
改正:所有内角改为R≥5mm圆角
错误:锻后机加工余量不足(氧化层未去除)
改正:腐蚀环境件余量增加30%
八、行业特殊要求
核电件:需标注"晶间腐蚀试验按ASTM A262 Practice E"
医疗器械:注明"电解抛光至Ra≤0.2μm"
食品设备:要求"表面无死角,可CIP清洗"
通过以上设计控制,可确保不锈钢锻件同时满足耐蚀性、强度及可制造性要求。对于超大型锻件(如化工
反应器封头),建议采用分段锻造-焊接工艺,并在图纸中明确焊缝检测要求。